

看看中国品牌的情况,今年中国品牌的汽车今年表现不理想,不理想很正常,因为整个市场都在下降。一旦中国整体市场不好的前提下,中低位车受冲击很大,影响市场不好,消费者的钱更值钱了,买车比较慎重,而且要买性价比比较好的车,所以中国品牌乘用车下降比较大,中国是27%的下降,SUV、MPV都是下降。乘用车也是这样,今年上半年是39.5%的份额,德系和日系比较好一点。
出口也是同比下降,上半年汽车出口是49万辆,下降了4.7%,同比上看,乘用车出口33万辆,下降12.2%,商用车出口16万辆,同比增长15.5%,现在合资品牌开始出口了,今年合资品牌出口33%,说明我们合资品牌出口不尽人意,如果刨去合资出口,中国汽车出口份额下降更大。

还有汽车工业增加值低于工业水平,这也是产业发展的不利方面,还有市场的活跃度比较低迷,企业扩张乏力。我们进入2019年以来,M1增速小幅回升,有反弹的迹象,但市场还是很差。M2有企稳的迹象,但预计今年的M2增速有望小幅度反弹,也是有回暖的趋势,这是总体的情况。
房地产对汽车市场的分流还是在持续,不是国家的全力控制,影响会更大一些,股市修复也影响了汽车的消费。还有中美贸易摩擦,去年出现了28年以来汽车行业的下降,主要是国内的因素,延续到今年,国外的影响因素更大,很多小的企业开始出口外向型,小的企业受到贸易摩擦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了,对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有所影响,同时使区域的消费者消费能力下降,这些都影响了我们的产业情况。还有失业率会有所好转,尤其是三四线以下城市的失业率减少了,这是下半年可能回暖的一种迹象。
当然还有很多市场因素,刚才说了国六的提前实施使得出现了动荡,还有好的方面增值税和车辆购置税按照新的公告,按照实际的支付价格实施,但这些会在下半年起到作用,作用多大还很难说。国六标准的提前实施,商用车方面,上半年天然气的商用车大量消费了,因为新的国六标准在7月1日实施,一旦实施以后就卖不出去了,所以天然气的销量很大,但影响了下半年的整体市场。还有其他的减税降费的政策没有很明显,都影响了上半年。

由此来说,今年上半年市场表现主要有四方面:一是消费预期不足,影响了市场。二是消费者信心不足,换购推迟了,以前打算换车的,现在不换了,钱更值钱。三是观望态度明显,国六消化期间,使消费者信心受到了影响,使新旧转换当中没有把市场带动起来。四是促销效果不及预期,消费者确实在观望。基建投入对商用车确实有拉动作为,就不多说。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高端市场更受消费者的欢迎,集约化和精品化以及产品制造的过程要求更高,产品产业的集中度也会进一步提升,而新能源汽车会由过去粗放式的新能源产品提供,转变为产品定制化、功能智能化、开发平台化趋势。过去我们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拉动,导致新能源汽车比较粗放,今后国家补贴政策方面的改变和积极推动的经济手段方面的实施,新能源汽车应该是匹配得更加好,这也是一个趋势。今后豪华车市场表现会更好一些。自主品牌基于10万以下低价位的市场还会继续下跌,这是一种结构上的变化。

二、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现状分析
我们的平均车龄也是如此,美国是12年,我们是6.6年,新车销量和旧车的报废量,近十年,中国产销的快速增长拉低了平均的车龄,随着市场的稳定,车龄会逐步增加,会进一步提升市场对售后配件和服务的需求量,小车的消费群体也逐渐向90后、00后转移。部分细分行业还是期待突破,包括洗车美容、再制造、维修保养、二手车、消费金融、汽车改装等等,二手车在消费政策支持下,会有比较大的突破,现在商务部也在推进二手车的工作进行试点,汽车改装业务也会得到发展,也会正在筹备成立汽车改装分会,同时筹办了今年10月18日在东莞举行汽车改装展,目的是推进汽车改装的发展,汽车改装发展也对开展后市场的企业是利好消息。据我了解,商务部也在开始启动二手车,推动二手车发展的课题,我们会共同推进公安部等国家部委加快改装的放开。
应该说政策支持力度还是比较大,包括2018年7月28日推出的国务院文件,涉及了汽车后市场的内容,包括机动车维修等等相关议题,促进二手车的发展,还有2018年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其中也涉及到了后市场的内容,包括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便利二手车交易,积极比较汽车赛事、旅游、文化、改装的服务。今年1月28日《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实施方案》,也涉及到了后市场,包括推进老旧汽车的报废更新以及加快繁荣二手车市场的建议和措施。

汽车后市场还有三个问题:一是过度互联网化或者平台化,互联网对于实体应该是一个工具,这些年过度的互联网和平台化,让后市场进入了动荡期,资本比较扎堆,新模式比较多的出现,但是在市场存活新模式的企业,还是屈指可数。这几年经历有很多新东西冒出来,很多东西又在消失,确实变化太快。二是产业链协同问题,包括二手车、维修保养、洗车美容、电商平台、配件供应等等,我们的市场太大、产品太多、项目太多、平台太多、连锁机构太多,资源方选择的是代理商和运营商完成市场的拓展和下游市场的输出,产业链之间多是供求关系,而多重协作和产业链协同还没有太多的成功案例。三是标准、数据和人才问题,我们的行业标准滞后,缺少行业标准和第三方认证,行业数据缺乏,行业产品多、市场大、企业多、企业小,统计起来困难,同时专业人才也缺乏,这些标准数据和人才缺乏应该说也是影响了后市场做大做强、做得规范、做得高端也有影响。

三、汽车后市场发展建议
应该说汽车产业进入了调整期了,对后市场来说是占机遇期,中国还是有强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我常说中国汽车产业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么快,重要的是我们有强大的刚性需求。如果没有这种强大的刚性需求,在中国怎么做也没有这样的发展机遇。因为我们千人保有量的不足,我们还有相当长的时间和空间,但是我们进入到了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阶段,粗放式的发展应该是不太可能了。所以我们要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所以我们要欢迎更多的技术、资金、人才进入汽车后市场,适应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为绿色、和平和健康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