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里,G7做了哪些探索?从王晴童的演讲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一些G7的成长与变化。
以下为王晴童演讲实录整理:

谈物联网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下G7近期的数据。截止到2020年1月9日,G7平台车辆连接数达到了140万辆,服务行业涵盖了煤炭、钢铁、石油化工、快递快运、汽车制造、物流园、农业、新能源八大行业。因为有了这么大的数据量,产业物联网才有了可能性。

一是智能装备。

针对快递快运市场的挂车租赁,我们拿下了整个行业近60%的市场份额。不管是从制造成本来看,还是从智能化来看,我们为行业提供了两个便利,一个是减少了资金成本,另一个是提高了资产效率,间接地减少了运输成本。
2019年我们还和中国铝业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开发主要满足大宗运输的G7数字货舱产品。对煤炭运输熟悉的朋友都会知道,这一行业有两个痛点,成本和超载。
如果能把车做轻,每辆车多装2吨的话,根据计算每年是可以增加近8万元收入的。G7数字货舱大宗版比现在市面上采用的挂车轻3吨左右,实现多拉多赚。
再说到称重的问题。通常一辆运煤车在矿区里面的排队时间长达3-5小时,主要原因就是不知道车装了多少吨。G7智能挂可实现自动称重,通过传感器装置,让管理者清楚知晓每辆车的状态,节省车辆排队时间,提高运输效率。目前,G7大宗版数字货舱已投入市场。
2019年6月份,G7与日本丸红株式会社设立了合资公司「吉红」,为冷链车队提供资产服务。我们推出行业首款冷链挂车管理系统,为冷链车队提供整车效率分析及资产管理一体化平台。该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温湿度的实时监测,并远程管控冷机工作状态,保障食品安全。

这是过去一年里G7智能装备所做的事情。
二是安全保险。
2019年4月,我们拿到了保险经纪牌照,通过数据分析帮保险公司降赔。比如去年我们做了个试点项目,总共近10000台车,我们帮保险公司降赔20%左右。今年我们会在研发上加大投入,预计会增加200多人做安全保险的研发,希望把降赔水平从20%提高到30%甚至更高。
G7安全保险是通过大数据建立起三个能力,一是对客户的判断能力,比如客户的管理水平、安全水平都到了哪个层次;二是通过AI技术 人工干预来减少事故率,三是理赔能力。
三是网络货运服务。

总的来讲,物联网的改变已经从单一场景渗透到全生产要素、全产业链、全场景,并进入加速阶段。要做物联网,就必须贯穿到整个生产要素,整个产业链条。G7是一个基于 AloT 的 SAAS 平台,平台上累计的丰富大数据,让产业互联网变成了可能。
G7选择从智能装备、安全保险、网络货运服务三个方面切入,提供两方面的服务:第一是经营服务,不仅帮车队做结算,也让其知道自己的经营成本构成,进而帮助物流公司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第二是资产服务,帮助客户把资产智能化、轻量化,基于此我们提出「资产即服务」,希望改善物流公司的资产负债表。
我们希望与在座的同仁一起,共同为物流行业的「降本增效」做出贡献。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