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载入世界内燃机史册的里程碑
在产品发布会上,德国博世集团、奥地利AVL、德国FEV、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全球权威机构和专家分别发来视频,对潍柴集团取得的这一历史性突破表示祝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沃尔克马尔·邓纳尔表示,潍柴集团成功开发了50%热效率的新型重型柴油发动机,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就,这是柴油机发展史上的历史性突破,树立了全球柴油机热效率的新标杆;凭借这一创新,潍柴成为了世界一流柴油机制造商。世界权威内燃机研发机构奥地利AVL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赫尔穆特·李斯特认为,潍柴柴油发动机达到了50%以上的热效率,这代表着世界上最领先的性能,融合了全球动力行业所需的许多技术和应用改进。世界权威内燃机研发机构德国FEV首席执行官史蒂芬·皮辛格认为,对于运输行业来说,满足50%热效率柴油机的推出,预示着行业向低成本、高效益和环境友好又迈出了坚实一步。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秘书长邢敏表示,内燃机的技术进步得益于热效率的提升,热效率的提升对整个内燃机的节能减排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突破节能减排世界级难题
潍柴动力聚焦发动机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对柴油机热效率进行专项攻关,开创五大专有技术——协同燃烧技术、协调设计技术、排气能量分配技术、分区润滑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解决了高效燃烧、低传热、高可靠性、低摩擦损耗、低污染物排放、智能控制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使柴油机本体热效率超过了50%。
柴油机由数千个零件组成,热效率的提升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研发过程中,潍柴发挥全产业链的协同优势,与博世集团以及其他全球供应商、全球研发咨询机构展开合作,共同攻克这一难关,让这款发动机实现了世界一流的热效率和更低的排放。
行业专家指出,以目前46%的行业平均热效率水平估算,热效率提升至50%,柴油消耗将降低8%,二氧化碳排放减少8%,按照目前国内重型柴油机市场保有量700万台估算,如果全部替换为50%热效率的柴油机,每年大概可节约燃油333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495万吨,这将为解决能源短缺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做出重大贡献。

引领中国装备制造迈向世界一流
科技创新的突破,离不开持续的技术投入和高端人才的支撑。潍柴心无旁骛攻主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发动机业务连续10年累计研发投入300亿元,研发费占销售收入比例达到6%,占期间费用比例达到48%。在潍坊建立了全球唯一、年产销百万台发动机的研发制造基地,成功研制了全球首款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支撑我国自主品牌重型商用车形成全球领先的竞争优势,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潍柴聚焦企业急需、技术高端、国家瓶颈,整合全球科技资源,掌握了高端液压、高功率密度发动机、燃料电池、高端电机控制等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落地;推动实现了CVT动力总成、液压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的突破,补齐了中国在该领域的核心技术短板,推动中国柴油机产业链不断向高端迈进。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潍柴加快全球引才步伐,连续15年大规模引进优秀毕业生和全球中高端人才,引进了200多名博士、300多名全球高端人才,聚集了3000多名研究生,打造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科技人才队伍,营造了万马奔腾搞创新的良好生态,培养了一批具有”疯子精神”的科研人才队伍,向着关键核心技术发起挑战,最终以突破50%热效率的成果,奠定了潍柴动力在世界内燃机领域的引领地位,用实力擦亮了中国内燃机制造的世界名片。
